ICS??????31.31-070
T/CEIA
團???????????體???????????標???????????準
T/CEIA-1002—2020
電子工業防靜電系統通用要求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Antistatic Systems in Electronic Industry
2 0?2?0 –?0?9?–?0?1?發?布
中國電子儀器行業協會防靜電裝備分會???發布
T/CEIA-1002—2020
目????次
附錄A???(規范性附錄) ESD?防護項目的輔助評測 15
表 4??防靜電工作區(EPA)防靜電裝備(用品)技術要求一覽表? 12
T/CEIA?-1002—2020
前?????言
本標準針對電子工業使用的靜電敏感電子產品的生產、測試、使用、存儲、運輸、維護等環節所建?立的防靜電系統,提出了詳細的要求,包括防靜電管理和技術兩方面,可作為電子工業防靜電體系構建?與管理指南。
本標準參照了國內外相關防靜電體系的構建、管理、測試方法等相關標準,并結合國內電子工業現?狀編寫而成。
請注意本標準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標準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
《電子工業防靜電系統通用要求》是根據靜電行業發展需要,以及靜電企業和生產單位的實際需求,?由中國電子儀器行業協會防靜電裝備分會提出并組織編制的團體標準。
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蘇州天華超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亨達洋靜電技術有限公司、上海碩?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三威防靜電裝備有限公司、上海佰斯特電子工程有限公司、華東理工大學華?昌聚合物有限公司、北京東方計量測試研究所、東莞市科園防靜電設備有限公司、東莞市寧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東莞市中芯防靜電科技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王榮剛、鄧飛、孫思宇、劉清松、莊載榮、莊佐華、朱雪梅、王曉東、高志良、?王春元、談平、徐群。
本標準主要審查人:孫延林、裴振華、孫可平、歐陽吉庭、王大千。
引
言
本標準涵蓋了電子工業防靜電基本要求,其源于有關標準、經驗與試驗結果。防靜電原理作為本標?準的技術基礎,簡述如下:
——為防止帶靜電物體(人員、物品、測試生產設備等)對靜電敏感電子產品產生靜電感應和發生?放電,可將生產場所中包括人員在內的所有導體(測試儀器、生產設備等等)、靜電耗散體(工?作表面、地坪等等)電氣連接至接地系統來實現。此連接建立了所有導體、靜電耗散體、人員?等之間的等電位,只要防靜電工作區中所有導靜電物體的電勢相同,電勢差就可維持在一個近?似“零”伏電位的水平,從而消除相互之間靜電放電的發生;
—生產場所中所用的帶靜電絕緣材料、制品(如電路板材料、絕緣包裝等)和孤立導體不能或不?便通過接地來泄放靜電,空氣電離方法可通過釋放正、負空氣離子來消除這些絕緣材料、制品、?孤立導體上的靜電荷;
——在防靜電工作區之外,上述措施無法實現或不便于實現,防靜電包裝的使用就成了必不可少防?靜電措施。防靜電可通過將靜電敏感電子產品封閉在防靜電包裝中實現。所選包裝類型取決于?使用場所、使用目的。在防靜電工作區內,靜電耗散包裝能提供足夠的保護。在防靜電工作區?外,建議使用靜電放電屏蔽包裝或其它隔離方法。雖然本標準中沒有討論這些包裝材料與隔離?方法,但了解在應用上的差異很有必要;
——生產場所中靜電源產生的靜電場可對靜電敏感電子產品產生損害,采取主動屏蔽、被動屏蔽措?施能夠避免這種損害;
——工作環境的濕度要求對遏制靜電的產生具有重要意義。本標準雖不探討但提出了防靜電工作區?的濕度范圍。
T/CEIA-1002—2020
電子工業防靜電系統通用要求
1??范圍
本標準涵蓋電子工業設計、制造、測試、使用、存儲、運輸、維護等過程中的防靜電技術與管理方?面的基本要求,為各電子企業、科研院所、實驗室等構建防靜電工作區、采用防靜電技術、建立防靜電?質量管理體系等提供指導依據。
本標準適用于靜電敏感電壓大于等于人體放電模型100V、大于等于帶電器件模型200V的電子元器?件、電氣產品的生產、測試、包裝、存儲等,包括防靜電工作區內孤立導體靜電電壓大于等于35V的技?術要求。對于靜電敏感度電壓值小于上述要求的靜電敏感電子產品,本標準的技術、管理要求仍然適用,?但是需要根據產品防護要求進行適當的增補或刪減。
本標準不適合作為易燃易爆氣體、粉體、液體和化工品、火工品等作業場所的技術、管理規范,如?電子工業生產涉及到此類場所,還應參照和符合相關標準、法律法規要求。
2??規范性引用文件
凡是標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標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標準。凡是不標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標準。
GB/T?15463?靜電安全術語
GB?18871 ?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
GB/T?19000?質量管理體系?基礎和術語
GB/T?33555?潔凈室及相關受控環境靜電控制技術指南
GB?50073 潔凈廠房設計規范
GJB?86?防靜電包裝手冊
SJ/T10694?電子產品制造與應用系統防靜電檢測方法
SJ/T?11446 離子化靜電消除器通用規范
SJ/T???11587 ?電子產品防靜電包裝技術要求
IEC61340-2-2 ??靜電學第2-?2部分:測試方法——起電量測試?(Electrostatics–part????????????????2-2:
Measurement ????methods-Measurement ?????of ????chargeability)
IEC61340-5-1??靜電學第5-1部分:電子器件的防靜電——通用要求Electrostatics????????-Part????????5-1:
Protection ????of ????electronic ????devices ????from ????electrostatic ?????phenomena ????-General ????requirements)
ANSI/ESD?S20.20?靜電放電控制程序(英文原文)
3??術語和定義、縮略語
3.1??術語和定義
GB/T ?15463和GB/T?19000規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T/CEIA-1002—2020
3.1.1????靜電放電?(ESD)
兩個具有不同靜電電位的物體,由于直接接觸或者靜電場感應引起高電位物體向低電位物體快速轉?移靜電電荷過程。
3.1.2 ?防靜電/靜電防護
為防止靜電放電所采取的各種技術、管理方法或防護措施。
3.1.3????防靜電工作區 (EPA)
配備各種防靜電裝備(用品)和設置接地系統,能限制靜電電位、具有確定邊界和專門標記的場所。
3.1.4??防靜電接地
防靜電材料或防靜電制品通過導體與大地實現電氣連接,使其與大地的電位相近并提供泄漏電荷的?通道。
3.1.5??防靜電接地系統
將靜電泄放到大地和實現等電位連接而配置的接地線系統,又稱ESD接地系統。
3.1.6??離子化靜電消除器
能使空氣電離產生正、負離子,中和帶電體上的表面異性電荷的靜電消除裝置。
3.1.7??組織
電子工業企業中,負責處置靜電敏感電子產品的專業部門或團體,也可以是具有相應能力的外包單?位。
3.1.8??防靜電方針
由組織最高管理者正式發布的關于防靜電方面全面意圖或方向。
3.1.9??處置
在靜電敏感電子產品的采購、制造、加工、組裝、包裝、標識、維修、測試、環境實驗、儲存、分?發和運輸等過程中,直接或者間接作用于產品的活動。
超過電子產品最高額定電流的電流。
3.1.10??靜電放電敏感度
3.1.23??人體電壓
電子元器件能夠耐受相應放電模型的最大靜電放電電壓值或者設置的相應級別。
人體由于自身行動或與其它帶電物體相靠近或接觸,在人體產生并積聚靜電,形成的人體電壓。
3.1.11??防靜電包裝
3.1.24??儀器驗證
為靜電敏感電子產品提供具有防靜電功能的包裝物品或材料,如包裝袋、填充物、中轉箱、集成電?路包裝管等。
3.1.12??公共接地點
為達到等電位而設置的共用接地連接點。
3.1.13??設備保護接地
T/CEIA-1002—2020
EP???????????防靜電工作區(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area)
EOS——電過應力(Electrical over-stress)
ESI??????????靜電放電?(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S——靜電放電敏感的 (Electrostatic??discharge??sensitive)
HBM——人體放電模型?(Human ???body ????model)
4??管理要求
4.1??人員安全
由于本標準涉及的工作環境存在人員觸電的危險,所以采用本標準的企業應選擇符合相關法規、國?內外安全要求的設備。用戶應注意,本標準不能取代或代替任何其它關于人員安全的規定。
用戶應采取防止電氣危害的措施,采用有關設備正確接地的標準、規范。凡涉及人員的安全規定與?要求,用戶應確保符合相關法規規定并認真執行。
4.2.1 ?每個企業應設置專門的組織來負責防靜電事項。組織應由?ESD 專職人員、生產、工程、品質、 采購、維修、人力資源、基建、研發、工藝、文檔部門等人員組成。
4.2.2 ?組織負責提出防靜電管理目標,根據本標準和管理目標要求建立防靜電質量管理體系,并明確?每個部門的職責范圍,同時也負責防靜電質量管理體系日常監督和運維管理。
4.2.3??組織內至少有2名經過國家相關專業培訓機構培訓并獲得執業資格的ESD?工程師。
4.2.4 ?組織定期負責對企業的防靜電管理體系進行周期性修訂、更新或擴展。
4.2.5 ?企業最高管理者是組織的最高行政領導,職責如下:
4.3.4??防靜電管理體系
4.2.6?防靜電專員應是參加防靜電質量管理體系決策的最高管理層成員,并被授予以下職責:
4.3??管理項目
4.3.1??防靜電管理目標
4.3.1.1 ?組織內各職能部門分層次制定防靜電管理目標。防靜電目標應具體并可量化、考核。
4.3.1.2 ?防靜電管理目標應與企業管理相適應,并能滿足用戶的質量要求。
T/CEIA-1002—2020
4.3.5??監督與審查
4.3.5.1 ?組織負責或請第三方機構定期監督防靜電質量體系的執行情況,同時提出核查和改進意見并?存檔。
4.3.5.2 ?防靜電專員負責組織編制周期監督審查報告,并定期向企業最高管理者匯報,以改進和完善?防靜電質量管理體系。
4.3.5.3 ?宜結合組織內部的實際情況開展相適應的評價活動,不限于第三方機構定期監督的方式要求。
5??檢驗與驗證
5.1??產品認可檢驗
5.1.1??所有防靜電裝備(用品)應符合本標準表1、表2、表3、表4提出防靜電裝備(用品)的測試?方法和要求。
5.1.2 ?能夠認可的檢測報告依據如下:
5.2??符合性驗證
5.2.1 ?符合性驗證用來復核產品認可檢驗結果。
5.2.2 ?在符合性驗證方案中應確定技術要求、測量限值和檢驗頻次。
5.2.3 ?符合性驗證應規定測試方法、測試儀器性能,尤其關注特殊工藝環境對防靜電裝備(用品)防?靜電參數的影響。
5.2.4 ?如果組織使用與符合性驗證方案規定的不同測試方法,則必須在防靜電技術方案中做修正聲明,?并且評估通過其測試方法。對應的記錄要存檔。
5.2.5 ?對于符合性驗證中采用在線監測儀器或系統、智能化驗證時,組織與客戶需認可監測的參數和?技術方法。
5.2.6 ?在整個使用階段組織應對檢驗儀器設備進行全過程的性能質量評價,以確保儀器穩定可靠。
6??技術要求
6.1??EPA?構建基本原則
6.1.1 ?????所有ESD?控制項目需要可靠接地,應將?ESD?控制項目連接實現等電位,以減少或消除?ESD現象。
6.1.2 ?對于高壓設備產生的強電場,對靜電敏感電子產品產生不良影響時,應采用主動屏蔽或被動屏?蔽措施,或采取避開措施以免造成感應帶電。
T/CEIA-1002—2020
ESD接地不便利用設備安全保護接地時,可選用功能性接地。如允許設備安全保護接地與功能接地?連接,建議將功能接地系統接地端與設備安全保護接地系統接地端采用共用接地極(點)方式。
若無設備安全保護接地、功能性接地系統時,應將操作現場所有ESD裝備、用品接地線與現場其它?可接地的金屬導體連接到共用接地極(點),其可以是接線端(排),也可以是一個大的金屬體,如金 屬隔斷、金屬管道等。共用接地極(點)標識見圖2。
圖2??共用接地極(點)標識
表1??接地/等電位連接要求
技術要求 | 接地類型及連接方法 | 連接限值要求 | 測試方法 |
接地/等電位連接系統 |
保護接地 | 交流阻抗<1.0Ω | SJ/T10694 |
功能接地 | <25Ω | SJ/T10694 | |
等電位連接 | <1.0×10° | SJ/T10694 |
6.2.3??人員接地
操作靜電敏感電子產品的人員,都要采取人員接地措施。人員接地有兩個方法:一是使用腕帶系統,?二是使用地板/鞋系統。
對坐姿崗位的人員,必須使用腕帶系統。對于站姿或流動操作人員,為保障操作人員人體電位盡可?能與大地等電位,應優先選擇腕帶接地系統,在人員移動過程中可以暫時脫離腕帶接地,使用地板/鞋?系統接地。
T/CEIA-1002—2020
表2??人員接地要求
技術要求 |
ESD防護物品 |
產品認可 | 符合性驗證 | ||
技術要求 | 測試方法 | 技術要求 | 測試方法 | ||
人員接地 |
腕帶線電阻 |
0.8×10?<R
<1.2×10? Ω |
SJ/T10694 |
0.8×10?<R
<1.2×10?Q |
SJ/T?10694 |
腕帶表面對接 地扣電阻 |
SJ/T10694 | ||||
R≤1×10? Ω | 一內表面 | 不適用 | |||
R>1×10’2 | 一外表面 | 不適用 | |||
人體腕帶系統 |
0.75×10?<R??<3.5×10’Ω |
SJ/T10694 |
0.75×10?<R?<3.5×100 |
SJ/T?10694 |
|
鞋類 | R.≤1×10Ω | SJ/T10694 | 不適用 | ||
人員/鞋/地板 系統 |
R??≤1.0×10?Ω和?人體電壓的絕對值
<100V(5個最高峰值 的平均值) |
SJ/T10694??ESD?STM97.2?IEC61340-4-5 |
R??≤1.0×10°2 |
SJ/T?10694 |
|
人員/鞋系統 | 不適用 | R<3.5×10Ω | SJ/T?10694 | ||
(1)ESD服裝作為腕帶接地路徑組成的情況下,總系統電阻應小于3.5×10?2。總系統電阻包括人員、服裝和接地電?阻?;
(2)本表中使用的符號:?R對地電阻,?R對接地點的電阻; (3)采用IEC?61340-4-3標準,對于鞋類的產品認可測試環境條件濕度宜為(12±3)%RH,溫度宜23℃±2℃; (4)定期進行人體電壓測試,峰值電壓絕對值應小于100V; (5)人/鞋系統:對每只腳逐個測試,每只腳電阻R?<3.5×10Q; (6)人/鞋/地板系統:符合性驗證時,電阻限值R?<1.0×10°Ω;產品認可檢驗時,人體峰值電壓平均值的絕對值<?100V。 (7)當對人員/鞋/地板系統進行測試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測試方法中的任意一種實施,滿足相應判定條件。 |
6.2.4????EPA 內防靜電接地要求
6.2.4.1 ?地線連接可采用焊接、壓接、螺栓等方式連接,要避免纏繞并滿足一定機械強度要求和采取 防銹防腐措施。
6.2.4.2 ?靜電耗散材料與接地線導線連接采取面接觸方式(例如:與接地導線焊接一起的銅箔與桌墊?接觸面積宜大于10cm2)。
6.2.4.3 ?防靜電裝備(工作臺、貨架等)與接地匯流線、接地極之間連接線盡可能短,如有必要可采?取防撞擊、碾壓措施。
T/CEIA-1002—2020
6.3.2????EPA?管控規則
6.3.2.1??一個防靜電工作區?(EPA)?可以是一個工作臺、單個操作間、整棟生產車間等,應有明確的界?限標識。防靜電工作區(EPA)?的警告標志應張貼在工作人員進入區域的入口之處,并且能清晰可見(見?圖?3?)?。
6.3.2.2 ??????應在防靜電工作區?(EPA) ?內處置靜電敏感電子產品,包括元器件,半成品,成品等。只有完 成了防靜電培訓的人員,才能進入防靜電工作區?(EPA)?。 未受過培訓的人員進入?EPA,?應有受過培訓的?人員陪同。
6.3.2.3 ??????為了減少因CDM?模式造成靜電敏感電子產品損壞,對各工序中所接觸的絕緣體(絕緣材料)、?孤立導體產生靜電的處理方案如下:
——絕緣體、孤立導體表面靜電電壓絕對值達到或超過2000V, ?則該絕緣體、孤立導體表面與靜電 敏感電子產品保持至少30cm?以上距離;
——絕緣體、孤立導體表面的靜電電壓絕對值達到或超過125V,?則該絕緣體、孤立導體表面應與靜?電敏感電子產品保持至少2.5cm?以上的距離;
——孤立導體表面靜電電壓絕對值超過規定的35V 時,可利用離子化靜電消除技術消除其靜電或采?取隔離、靜電屏蔽等措施。
6.3.2.4??所有與處置靜電敏感電子產品無關的絕緣體,例如:塑料制品、雞毛撣子、廢品盒等不允許?放置在靜電敏感電子產品的處置區域,至少遠離30cm 以上距離。
6.3.2.5??離子化靜電消除器使用、管理原則:
——所用離子化靜電消除器殘余電壓值低于所處置靜電敏感電子產品靜電敏感度電壓值;
離子化靜電消除器使用現場,應避免干擾氣流存在,所用壓縮氣源潔凈度符合要求;?——正確選擇各類離子化靜電消除器,以滿足各類工序消除靜電的要求;
……離子化靜電消除器使用時產生的污染(由放電針本身產生的濺射微粒子等原因造成),對靜電
敏感電子產品、生產環境潔凈度不能造成不良影響,如有影響則需要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對于環境潔凈度要求很高?(GB50073規定的1—4級)的智能化自動生產線,可使用X射線離子?化靜電消除器,但現場應采取電離輻射防護措施和符合標準GB18871有關電離輻射安全標準要 求;
——定期對離子化靜電消除器保養、維護、檢驗,其臭氧、噪音、安全性等符合?SJ/T?11446?標準?要?求?。
注意
防靜電保護區
接觸靜電放電敏感元件時
請采取適當的預防措施
圖3??防靜電工作區?(EPA)?標識
表4列出了EPA內可供選擇的防靜電項目,其技術限值及測試方法必須遵守。
T/CEIA-1002—2020
表4??防靜電工作區?(EPA)?防靜電裝備(用品)技術要求一覽表
技術要求?范圍 | 防靜電項目 | 產品認可 | 符合性驗證 | |||
技術要求 | 測試方法 | 技術要求 | 測試方法 | |||
防靜電工 作區 (EPA) |
工作臺面,儲存架,手?推車、傳輸帶 | R?<1×10°0?R<1×10°Q | SJ/T10694 | R,<1×10°Q?R<1×10°2 | SJ/T?10694 | |
手腕帶接地點 | R?<29 | SJ/T10694 | R?<29 | SJ/T?10694 | ||
雙回路腕帶 | R:>1×10°Ω | 采用絕緣電阻測?試儀測試 | R.>1×10°Ω | 采用絕緣電阻測?試儀測試 | ||
地板 | Rm<1×10°2
Rr<1×10°8 |
SJ/T10694 | R?<1×10°2 | SJ/T?10694 | ||
座椅 | R?<1×10°Q?Rp<1×10° | SJ/T10694 | R?<1×1092?R?<1×10° | SJ/T?10694 | ||
離子化靜電消除器 |
衰減時間由用戶自己確定?IBVI<35V
工作范圍符合企業規范要求 |
SJ/T10694 |
衰減時間由用戶確定?IBVI<35V
工作范圍符合企業規范要求 |
SJ/T?10694 |
||
防靜電工作區(EPA)
現場靜電參數在線監 測器? |
用戶自定 | 制造商產品手冊 | 用戶自定 | 制造商產品手冊 | ||
服裝 |
Ro<1×10″Q
(防靜電服) |
ST/T10694 | R,<1×10Ω | SJ/T?10694 | ||
Ro<1×10°Ω
R‰<1×10°Ω (可接地防靜電服) |
SJ/T10694 |
R?<1×10?2??R<1×10° |
SJ/T?10694 |
|||
R.<3.5×10’Ω
(可監測防靜電系統) |
(ANSI/ESD?STM2.1) | R.<3.5×10a | (ANSI/ESD?STM2.1) | |||
防靜電工具
(無電源類):鑷子、 刷子、改錐等。 |
R?o<1×10? |
SJ/T10694 |
Rp,<1×10° |
SJ/T?10694 |
||
防靜電工具(有電源 ?類):烙鐵、電批等。 | R?<2Ω;?I?<10mA;
U,<20mV; |
SJ/T10694 |
R?<2Ω; |
SJ/T?10694 |
||
防靜電手套、指套 | R<1×10°??Roo<1×10″2 | SJ/T10694 | R,<1×10°2 | SJ/T?10694 | ||
包?裝 | 靜電耗散
材料 |
1×10?≤R.<1×10″s2
1×10?≤R.<1×10″Q 1×10?≤R,<1×10″Ω |
SJ/T10694 | 1×10?≤R
<1×10″2 |
SJ/T?10694 | |
導靜電材料 | R?<1×10? Ω??R.<1×10? Ω
Ru<1×10Ω |
SJ/T10694 | Ro,<1×10°2 | SJ/T?10694 | ||
靜電放電屏蔽型 | <20nJ | SJ/T10694 | ||||
低起靜電材料 | <0.1μc/m2 | IEC61340-2-2 | ||||
a對于產品認可,測試環境條件:濕度為(12±3)%RH,(50±5)%RH;溫度23℃±2℃。沒規定時,環境預處理時間最短為48h; b符合性驗證列出的測試方法僅適于基本的測試要求;
c本表中使用的符號:R點對點電阻;R.對地電阻;R?對接地點的電阻;R與人體接觸的系統電阻;R,表面電阻;R.體積電阻;Ru?是指雙線間絕緣電阻;I泄漏電流;U泄漏電壓; d?ESD地板測量,推薦使用最大測試電壓為100V; e操作靜電敏感電子產品的人員通過地板接地,接地要求參照表2要求執行; f預防CDM模式所致ESDS產品損壞,接觸靜電敏感電子產品的材料、物品最低電阻限值1×103Ω; 8工作表面是指放置未受保護的靜電敏感電子產品的表面;?BV表示離子化靜電消除器殘余電壓。 |
T/CEIA-1002—2020
6.3.2.6?應避免將靜電敏感電子產品直接裸放在傳輸線、存放架、運轉車等物體金屬表面上,可采取 將靜電耗散材料(橡膠墊等)放置在靜電敏感電子產品與金屬表面之間的隔離措施。
6.3.2.7 ?????EPA內所用防靜電裝備、產品等的防靜電性能應與其使用壽命相符。如無法滿足要求,采取臨?時抗靜電劑處理措施時,則應明確標識防靜電性能期限,并定期進行防靜電處理及監測。所用抗靜電劑?應無腐蝕性,符合環保和潔凈度(如果有)要求。
6.4??包裝
ESD防護包裝應符合客戶合同、采購訂單、圖紙及其它文件的要求。對合同、采購訂單、圖紙或其?它文件沒有定義的ESD防護包裝,組織應根據防護要求,在防靜電方案中提出ESD防護包裝要求。技術要?求可參考表4,推薦使用圖4所示包裝標識。
防靜電包裝設計與選用指南如下:
g)ESD????防護包裝生產制造商應將6.4條所列條款根據用戶要求與選擇編制使用指南。
主要功能代碼:
S—-?靜電放電屏蔽;?C——導靜電;
D-—???靜電耗散。
大
圖4?ESD?包裝標識
6.5??標識
應按照客戶和靜電敏感電子產品生產企業的要求,參照圖5給靜電敏感電子產品打印標識。靜電敏?感電子產品和ESD包裝上的標識是告知用戶識別靜電敏感電子產品及其靜電敏感電壓,這類標識的使用?與管理應被納入防靜電方案中。
通常每個靜電敏感電子產品包裝(如包覆、小袋或快速包裝袋等)或多層包裝最外層側面應有清晰?的標識。
裝有靜電敏感電子產品包裝、周轉容器、貯存容器等應使用圖5所示ESD標識,往往也擴展到裝有靜?電敏感電子產品貯存柜或箱柜、貨架等。
T/CEIA-1002—2020
在防靜電方案中應說明包裝的標識要求,在一些契約性協議中也應規定。
圖5 ?靜電敏感電子產品標識
T/CEIA-1002—2020
附??錄??A
(規范性附錄)
ESD?防護項目的輔助評測
A.1??概述
一?些ESD防護項目,有關標準中沒有制定所需要的限值與控制要求,因此需要制定有關規范及要求。?本附錄提供了某些ESD防護項目輔助評測要求。
A.2??自動化處置設備
為了防止自動化處置設備產生靜電并造成不良影響,需測量機器部件的對地電阻,并監控和檢測產?品通過機器時因摩擦分離等原因產生的靜電電壓。此時需提出持續監測及確定靜電源的方法與要求,其?包括機械部件對地電阻和設備靜電源的對地電位測量。
A.3??手持工具
SJ/T10694?標準提供了電氣焊接/非焊接手持工具泄漏電壓、電流和尖端對地電阻的測試方法。對其?或有關標準沒有涉及的電池供電、氣動和其它動力源的手持工具靜電評估方法,也需要提出并列入ESD?防護項目中。
A.4??連續監測器
使用連續監測器可以杜絕員工的不規范操作。良好接地的腕帶可使人體電壓保持在20V以內。若腕?帶佩戴接地不良時會立即通過連續監測器察覺。無連續監測器時,操作者不會很快知道腕帶的故障。連?續監測器的使用有助減少或消除ESD損壞并降低點檢人員工作強度。
T/CEIA-1002—2020
附??錄??B
(規范性附錄)
電子產品靜電敏感度測試
B.1????概述
靜電放電失效是與靜電放電有關的、一系列復雜的相互關聯過程造成的,影響靜電放電敏感度的因??素中,自身本身的結構特點是主因,但它也受到包括靜電放電電流、電壓、靜電放電波形脈寬、靜電敏??感電子產品抗浪涌設計、制造工藝等等外因的顯著影響。靜電敏感器件的放電損壞大都與過電流(能量)、?過電壓密切相關。電子器件的靜電放電敏感度測試,無論是采用人體放電模型?(HBM)?、帶電器件模型?? (CDM) 等,都僅提供一個靜電放電敏感度參考值(一般是放電電壓值)。必須注意的是:很多情況下,?這些模擬電路及測試給出靜電放電敏感電壓閾值并不是在制造、制程或使用中實際造成損壞的電壓閾??值,只是提出大家共同遵守的要求。表B.1列出的標準、方法為電子產品的靜電放電敏感度測試提供參??考。
B.2???人體放電模型?(HBM)
人體放電模型是模擬人體手指直接放電到電子元器件的端子,通過數理統計,確定電子元器件損害?閾值。該模型是將不同極性電壓對100pF無感電容器充電,然后通過一個無感開關接通與之串聯的一只?1500Ω無感電阻器(用于模擬人體放電回路電阻)對待測元器件放電。放電脈沖波形通常小于10ns?的上?升時間,和大約150±20ns?的衰減時間,這個模型近似一脈沖電流源。受試元器件都應視為對HBM放電敏?感,通過HBM模型放電測試方法來確定電子元器件的人體放電模型靜電放電敏感度。
B.3??帶電器件模型?(CDM)
帶電器件模型是模擬對電子元器件充電(充電方式有多種),使其成為帶電元器件,然后通過充電??的元器件引線端子對零電位金屬體放電,通過數理統計,確定電子元器件損害閾值(靜電放電敏感度)。?由于帶電器件模型的對地電容很小,放電波形上升時間通常小于250ps,?放電時間通常小于2ns,?所以易??受分布參數影響,同時對測試儀器采樣帶寬(不小于3GHZ)?及分布參數要求很高,這些問題處理不好, 就很難測試到電子元器件真實失效水平。
B.4????人體–金屬模型?(BMM)
人體–金屬放電模型電路與人體放電模型電路相似,只是充電無感電容容量(150pf) ??和放電回路??無感電阻阻值不同。通過對電容充電到設定的不同極性電壓后,再通過與之串聯的一只無感電阻(330Ω)?對待測儀器、設備不同敏感部位(電源接口、天線、顯示屏等等)放電,通過數理統計,確定測試儀器、?設備的抗擾度或靜電損害閾值。放電分接觸式、非接觸式和水平耦合板、垂直耦合板放電方式。人體—-??金屬放電模型用于不同設備、儀器測試的電路參數(電容值、電阻值、放電電極結構等)有所不同。人??體一—金屬模型主要用于設備、儀器的靜電敏感度與抗擾度測試。
T/CEIA-1002–2020
表B.1??電子元器件、設備靜電放電敏感度測試標準
靜電放電模型 | 元器件、設備靜電放電敏感度測試標淮 |
人體放電模型(IBM) | IEC61340-3-1 |
帶電器件模型(CDM) | TEC61340-3-3 |
人體一金屬模型(BMM) | IEC61000-4-2 |